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

白酒中的苦味物質

白酒中的苦味物質
1.雜醇類
    
雜醇是白酒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白酒苦味的主要來源(不考慮酸的情況下)之一,白酒中雜醇的總量較大,品種較多。一般認為正丁醇苦味小,正丙醇苦味較大(我們認為正丙醇苦味小),異丁醇苦味極重,異戊醇微甜苦,異戊醇有一種獨特的香氣,和其他成分間存在相乘效果。一種說法是酪醇(由酪氨酸4HOC6H4CH2CHNH2COOH來)苦味重而長(白酒中含量為2.0×10-4,嘗評時就會有苦味),但香氣柔和。
2. 醛類
    
糠醛被認為有焦苦味,丙烯醛、丁烯醛的苦味極重。叔胺、二硫化物(含-S-S-)和含硫基(-SH化合物、生物鹼(一般是叔胺類化合物)、硫化物等有苦味。例如:白酒中檢出的CH3SSSCH3CH3SCH3H2S等均有苦味。
    
多肽:如果白酒中有肽存在,將不可避免地會有苦味,因為大多數肽都是苦味肽。一般地講,Leu(亮氨酸a-氨基-4-甲基戊酸)、Phe(苯丙氨酸)、Pro(脯氨酸,吡咯啶-2-甲酸)等疏水性氨基酸和鹼性精氨酸Arg25-胍基戊酸)[H2NCNH2-NHCH23CHNH2COOH]的肽鏈的一端,苦味就特別強(例如:Pro—Phe二肽就沒有那麼苦)。新近研究結果表明,肽的苦味與氨基酸的排列無關,苦味由肽中疏水性氨基酸引起。肽既有氨基又有羥基,兩者對白酒均有緩衝作用,這一性質被認為對食品風味具有微妙的影響。
3.氨基酸
    
如果酒中有肽,那麼這種酒中就一定有氨基酸,反之則不一定。據悉D型(非天然)氨基酸甜味較強,但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一般都是L型,谷氨酸和精氨酸無苦味,蘇氨酸、丙氨酸有甜味,其他大多數氨基酸有苦味。氨基酸的濃度差辨別閾值(以閾值的5-10倍濃度,改變濃度比例至可以清晰地辨別呈味強弱,以%表示)、刺激閾值都比較大。大多數氨基酸不因改變濃度而改變其基本味質;而L型的丙氨酸、精氨酸、谷氨酸和絲氨酸隨濃度的改變而改變其風味。從味覺化學(不從營養學)的角度講,氨基酸主要作用在於呈味,蒸餾白酒中的醬香型酒如茅臺酒和郎酒,有較濃香型白酒為多的氨基酸,這大約是醬香型酒呈味上有特點的內在原因之一吧。事實上,谷氨酸及DL丙氨酸在很早以前就用作合成的多調味劑,而且有防止生黴的特性。
4. 無機鹽
    
酒在加漿降度過程中,如果水未經處理,而水質比較差,就可能帶入一些可產生苦味的無機鹽。例如:氨化鎂、硫酸鎂及一些銨鹽等。
    
苦味物質並非只呈現出一些呈味特性,它可能有不同的味感。例如:單寧類物質,表現出苦味和澀味並存的情況;在另外一些情況下,苦味和甜味相伴,或者是先後出現,例如:甘草等。
    
對大量呈苦味的有機物質的結果分析,發現苦味物質分子內部有強疏水部位。據推測,疏水部位和味細胞之間的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強度,與苦味持續時間的長短有關。
摘自《釀酒科技》

若對以上有興去歡迎與我們聯絡
本廠尚有售
1. 紅麴系列產品:
紫紅丹頂極紅麴養生食品
紫紅丹紅麴
紫紅丹健康烹調伴手
2. 白麴系列產品︰
白酒用麴
甜酒用麴。【小米酒麴】
米糠白酒用麴
熟澱粉用高粱酒用酵母
3. 複合式酵母:
【黃色生米麴】多種複合式生澱粉酒用酵母。
【紅色生米麴】多種複合式高纖維酒用酵母。
【糖水麴】二砂專用酒用酵母
4. 液態酵母
液態醋麴
歡迎各大廠商批發購買
若想要更清楚的產品資訊
歡迎來電詢問:03-4790218
若想零星購買請至金漢國際有限公司(桃園市龍潭區聖亭路300巷20號)購買
聯絡電話:03-4791560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monascus.com.tw/
G+:google.com/+MonascusTwkinghann
FB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inghann888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